首页 > 近义词

模糊的近义词(23个)

本文汇总了 23 个模糊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  1. 朦胧 [méng lóng]:指事物不清晰,似有似无的状态,常用来形容视觉上的模糊或意境上的含蓄。
  2. 迷糊 [mí hu]:形容头脑不清醒,或对事物认识不清,带有一定的困惑感。
  3. 含糊 [hán hu]:指言语或态度不明确,模棱两可,也可形容事物不够清晰。
  4. 隐约 [yǐn yuē]:指事物若隐若现,不够明显,常用来描述视觉或感觉上的不明确。
  5. 模糊 [mó hu]:指界限或形象不清晰,难以辨认,可用于视觉、记忆或概念上。
  6. 混沌 [hùn dùn]:形容事物混乱无序,界限不清,也可指原始未开化的状态。
  7. 黯淡 [àn dàn]:指光线或色彩不鲜明,也可引申为情绪或前景的不明朗。
  8. 迷蒙 [mí méng]:形容景象被雾气笼罩,不清晰,也可指意识或记忆的模糊状态。
  9. 不清 [bù qīng]:指事物不明确,无法分辨,常用于描述视觉或概念上的模糊。
  10. 恍惚 [huǎng hū]:指神志不清或感觉不真实,带有一种不确定感。
  11. 隐隐 [yǐn yǐn]:指事物不明显,似有非有,常用来形容微弱的感觉或景象。
  12. 蒙眬 [méng lóng]:形容眼睛半睁半闭的状态,也指事物不清晰,类似朦胧。
  13. 模棱 [mó léng]:指态度或言辞不明确,含糊其辞,常用于描述立场的不清晰。
  14. 迷离 [mí lí]:形容景象或眼神迷茫不清,也可指情绪上的不确定。
  15. 昏暗 [hūn àn]:指光线不足,景象不清晰,也可引申为心情或前景的低迷。
  16. 晦涩 [huì sè]:指文字或语言难以理解,也可形容事物不够明朗。
  17. 模糊不清 [mó hu bù qīng]:形容事物非常不清晰,难以辨识,程度更深。
  18. 朦朦胧胧 [méng méng lóng lóng]:指景象或感觉似有似无,带有一种梦幻般的不确定。
  19. 模模糊糊 [mó mó hu hu]:形容事物不清晰,带有重复加强的语气,强调模糊程度。
  20. 含含糊糊 [hán hán hu hu]:指言辞或态度不明确,带有一种犹豫或遮掩的感觉。
  21. 隐隐约约 [yǐn yǐn yuē yuē]:形容事物若隐若现,似有非有,常用于描述微弱的感知。
  22. 迷迷糊糊 [mí mí hu hu]:指头脑不清醒,意识不清晰,常用于描述半睡半醒的状态。
  23. 恍恍惚惚 [huǎng huǎng hū hū]:形容神志不清,感觉不真实,带有一种迷茫感。

模糊的详细解释和用法

模糊(mó hu)是一个常见的中文词汇,含义丰富,既可以用来描述视觉上的不清晰,也可以用来形容抽象概念上的不确定。它的核心意思是指事物缺乏明确的界限或轮廓,让人难以准确辨识或理解。在日常生活中,模糊常常用来形容视线受阻、记忆不清或者语言表达不够明确的情况。

 

模糊在视觉层面上的用法非常普遍,比如当我们透过雾气看远处的景物时,会觉得景象变得模糊,无法看清细节。此外,模糊还可以用来描述照片或画面不够清晰,缺乏锐利的边缘。它的这种用法直观而具体,容易让人联想到实际场景。

 

在抽象层面上,模糊的含义更加广泛。比如,某人的记忆可能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变得模糊,难以回忆起具体的细节。同样,模糊也可以用来形容概念或规则的不明确,比如某项政策的界限模糊,让人难以把握具体要求。这种用法更偏向于心理或认知上的不确定感。

 

在语言表达中,模糊还有一层含义,指的是态度或言辞的模棱两可。比如一个人在回答问题时,如果不愿意明确表态,可能会用模糊的语言来搪塞。这种用法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,暗示不够坦诚或清晰。

模糊的经典出处:

模糊的优质例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