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蛰伏的近义词(25个)

本文汇总了 25 个蛰伏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  1. 潜伏 [qián fú]: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或某种状态下,等待时机或不被察觉地存在,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低调地隐藏。
  2. 隐伏 [yǐn fú]:指隐藏或潜藏在某处,不轻易显露,常用于形容某种力量或危险悄然存在。
  3. 埋伏 [mái fú]:指隐藏在某处等待时机,通常带有策略性或军事上的含义,也可比喻隐藏实力。
  4. 潜藏 [qián cáng]:指隐藏在深处,不易被发现,常用来形容某种情绪、危险或潜力未被显露。
  5. 隐匿 [yǐn nì]:指隐藏踪迹或存在,不让他人察觉,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低调状态。
  6. 潜匿 [qián nì]:指悄然隐藏,不露痕迹,常用于形容隐藏身份或行踪。
  7. 藏匿 [cáng nì]:指将自己或某物隐藏起来,不被发现,常带有躲避或保护的含义。
  8. 隐秘 [yǐn mì]:指隐藏而不显露,常用来形容事物或行为不为人知的状态。
  9. 潜伏 [qián fú]:指暗中隐藏,等待时机行动,常用于描述长时间的低调状态。
  10. 隐身 [yǐn shēn]:指隐藏自己的存在,不被他人察觉,常用于比喻低调或不显眼的状态。
  11. 潜踪 [qián zōng]:指隐藏自己的踪迹,不让人发现,常用于形容悄然行动或避人耳目。
  12. 隐迹 [yǐn jì]:指隐藏自己的行踪或存在,常用于形容不露声色的状态。
  13. 潜形 [qián xíng]:指隐藏自己的形迹,不被察觉,常用于比喻低调或不显露。
  14. 隐遁 [yǐn dùn]:指隐藏自己,避开世俗或外界的关注,常带有退隐或避世的含义。
  15. 潜居 [qián jū]:指隐居或隐藏在某个地方,不与外界过多接触,常用于形容低调生活。
  16. 隐居 [yǐn jū]:指隐退到某处居住,不参与外界事务,常用于形容远离喧嚣的状态。
  17. 潜息 [qián xī]:指隐藏自己的活动或气息,处于静止或低调状态,常用于比喻不显露动态。
  18. 韬光养晦 [tāo guāng yǎng huì]:指隐藏自己的光芒和才华,暗中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,常用于形容战略性低调。
  19. 深藏不露 [shēn cáng bù lù]:指深藏自己的实力或情感,不轻易显露,常用于形容低调而有内涵的状态。
  20. 养精蓄锐 [yǎng jīng xù ruì]:指积蓄精力,等待时机行动,常用于形容为未来做准备的低调状态。
  21. 敛声屏气 [liǎn shēng bǐng qì]:指压低声音,屏住气息,形容小心谨慎或隐藏自己的存在感。
  22. 销声匿迹 [xiāo shēng nì jì]:指完全隐藏自己的声音和踪迹,不再出现,常用于形容彻底隐退。
  23. 匿影藏形 [nì yǐng cáng xíng]:指隐藏自己的身影和形迹,不被发现,常用于比喻悄然行动。
  24. 潜踪匿迹 [qián zōng nì jì]:指隐藏自己的踪迹和存在,完全不被察觉,常用于形容低调隐秘的状态。
  25. 藏形匿影 [cáng xíng nì yǐng]:指隐藏自己的形体和影子,形容完全不露痕迹的状态。

蛰伏的详细解释和用法

蛰伏(zhé fú)是一个充满意蕴的词汇,常用来描述某种状态下隐藏或静止的情形。它的本义来源于自然界中某些动物在冬季隐藏于地下或洞穴中,不活动、不进食,以度过寒冷的季节。这种现象被引申为比喻人或事物在特定时期选择低调、隐忍,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动或展现自己。

 

蛰伏在实际运用中,往往带有一种策略性或耐心的意味。比如,一个人在事业上暂时不显山露水,选择默默积累经验和实力,这就可以用蛰伏来形容。再比如,某种力量或思潮在社会中暂时未被激发,但暗中积聚能量,也可以用蛰伏来表达这种状态。

 

蛰伏还常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中,形容英雄人物在未成名之前隐忍待发的阶段。它传递了一种厚积薄发的哲理,提醒人们在适当的时候学会隐藏锋芒,等待最佳时机。这种用法让蛰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词,更蕴含了深刻的智慧和人生策略。

蛰伏的经典出处:

蛰伏的优质例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