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哭泣的近义词(26个)

本文汇总了 26 个哭泣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  1. 啜泣 [chuò qì]:指轻声地哭,声音较小,常带有抽噎的感觉,通常是压抑情感时的表现。
  2. 呜咽 [wū yè]:形容哭声低沉而断续,像是喉咙被堵住,常用来描述悲伤难以抑制的状态。
  3. 抽泣 [chōu qì]:指哭时抽抽搭搭,声音不连贯,常常是由于极度伤心或情绪激动。
  4. 悲泣 [bēi qì]:因悲伤而哭,强调情绪的沉重,多用于描述因失去或不幸引发的泪水。
  5. 哀泣 [āi qì]:带着哀伤哭泣,常用于表达对逝者或重大不幸的悼念之情。
  6. 饮泣 [yǐn qì]:默默地流泪,哭声很轻,甚至无声,多形容内心极度悲痛却强忍着的情感。
  7. 泣涕 [qì tì]:流泪哭泣,强调泪水和哭声并存,常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。
  8. 流涕 [liú tì]:泪水流下,常指因感动或悲伤而无法控制地落泪。
  9. 哽咽 [gěng yè]:哭时喉咙哽住,声音断续,常常是情绪激动或极度悲伤的表现。
  10. 悲鸣 [bēi míng]:发出悲伤的哭声,多用于形容动物或人在极度痛苦时的声音。
  11. 哀鸣 [āi míng]:发出哀伤的声音,常指人或动物在痛苦或绝望时的低声哭叫。
  12. 啼哭 [tí kū]:大声地哭,常见于儿童或情绪失控时,带有明显的哭声。
  13. 号哭 [háo kū]:大声痛哭,声音高亢,常用于形容极度悲痛或失去亲人时的表现。
  14. 痛哭 [tòng kū]:因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,强调情感的强烈程度。
  15. 哀号 [āi háo]:悲痛地大声哭叫,常用于描述人在遭遇重大不幸时的反应。
  16. 哭诉 [kū sù]:一边哭一边诉说,通常是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委屈或不幸。
  17. 悲叹 [bēi tàn]:因悲伤而叹息或低声哭诉,常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。
  18. 哀叹 [āi tàn]:因哀伤而叹息,声音中透着悲痛,常用于书面语中。
  19. 哭泣流涕 [kū qì liú tì]:泪水不停地流下,形容非常伤心或感动时的状态。
  20. 痛哭流涕 [tòng kū liú tì]:因极度悲痛而泪流满面,形容情感的强烈宣泄。
  21. 号啕大哭 [háo táo dà kū]:放声大哭,声音很大,常常是情绪失控的表现。
  22. 泪流满面 [lèi liú mǎn miàn]:泪水布满脸颊,形容因悲伤或感动而无法抑制泪水。
  23. 泣不成声 [qì bù chéng shēng]:哭得连声音都发不出来,形容极度悲伤或情绪崩溃。
  24. 悲痛欲绝 [bēi tòng yù jué]:因悲痛到了极点而几乎无法承受,常伴随哭泣的表现。
  25. 泪如雨下 [lèi rú yǔ xià]:泪水像雨水一样淌下,形容极为伤心或感动的状态。
  26. 哭天抹泪 [kū tiān mǒ lèi]:形容非常伤心,一边哭一边擦眼泪,常带有一种无助感。

哭泣的详细解释和用法

哭泣(kū qì)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,主要用来描述人因悲伤、痛苦、感动或其他强烈情感而流泪或发出哭声的行为。哭泣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反应,更是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,常常与内心的情绪波动密切相关。它既可以是无声的泪水,也可以伴随低声的抽噎或哽咽。

 

哭泣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于描述较为轻微或压抑的哭声,与大声痛哭或号啕有所不同。哭泣往往带有一种隐忍或克制的情感色彩,比如在离别时、听到感人故事时,或者在内心感到委屈时,人们可能会默默地哭泣。这个词语的使用场景非常广泛,适用于口语和书面语。

 

哭泣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被用来渲染悲伤的气氛,塑造人物的情感世界。通过描写哭泣的细节,作者往往能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。哭泣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,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,但其核心始终是人类情感的真实流露。

哭泣的经典出处:

哭泣的优质例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