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懈怠的近义词(21个)

本文汇总了 21 个懈怠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  1. 松懈 [sōng xiè]:指放松警惕或努力,失去原有的紧张状态或严格要求,常用于形容态度或管理上的放松。
  2. 怠慢 [dài màn]:指对人或事不够重视,表现出冷淡或不尽心的态度,常用于人际交往或工作态度。
  3. 懒散 [lǎn sǎn]:形容人做事没有精神,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,表现出散漫的状态。
  4. 疏忽 [shū hū]:指因不够细心或重视而忽略了某些事情,常导致失误或问题。
  5. 怠惰 [dài duò]:指懒惰、不勤奋,缺乏上进心,常用来形容人的品性或行为。
  6. 散漫 [sǎn màn]:指做事或态度不严谨,缺乏条理和纪律,显得随意而无约束。
  7. 松散 [sōng sǎn]:形容组织、纪律或状态不够紧凑,显得零散或不集中,常用于团队或管理。
  8. 懒惰 [lǎn duò]:指不愿意付出努力,缺乏勤奋精神,常用来批评人的工作态度。
  9. 怠忽 [dài hū]:指对职责或事情不够用心,表现出忽视或不负责任的态度。
  10. 松弛 [sōng chí]:指紧张状态的缓解,也可形容对事情的关注或努力程度降低。
  11. 玩忽 [wán hū]:指对职责或任务轻率对待,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,常用于正式场合。
  12. 马虎 [mǎ hǔ]:形容做事粗心大意,不够认真细致,容易出错。
  13. 懈惰 [xiè duò]:指放松努力,变得懒惰,缺乏进取心,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语境。
  14. 疏懒 [shū lǎn]:指对事情不上心,表现出懒散和不积极的态度,常用于描述个人行为。
  15. 怠懒 [dài lǎn]:指懒散怠慢,不愿意付出努力,常用来批评缺乏责任感的行为。
  16. 倦怠 [juàn dài]:指因疲倦或厌倦而失去热情和动力,常用于描述心理状态。
  17. 消极怠工 [xiāo jí dài gōng]:指在工作中故意不出力,态度消极,缺乏主动性,常用于劳动或生产场景。
  18. 敷衍了事 [fū yǎn liǎo shì]:指做事不认真,只是表面应付,缺乏真心投入,常用于批评工作态度。
  19. 得过且过 [dé guò qiě guò]:指做事不求上进,只求过得去,缺乏长远打算和积极态度。
  20. 因循苟且 [yīn xún gǒu qiě]:指做事墨守成规,缺乏创新和进取,只求安稳现状。
  21. 苟且偷安 [gǒu qiě tōu ān]:指只顾眼前安逸,不思长远发展,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意识。

懈怠的详细解释和用法

懈怠(xiè dài)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,主要用来形容人在精神或行动上的放松、懒散或不积极的状态。它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,暗示对职责、目标或任务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努力。在日常生活中,懈怠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在工作、学习或生活中失去动力的人。

 

懈怠不仅指个人的懒惰,有时也用于形容团队或组织在管理上的松散。比如,当一个团队长期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,就可能导致整体氛围的懈怠,影响效率和成果。针对这种现象,人们往往会强调纪律和责任感的重要性,以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。

 

在具体用法上,懈怠可以作为动词或名词使用。作为动词时,它表示一种行为状态,比如“不能懈怠”;作为名词时,则指代一种精神状态,比如“克服懈怠情绪”。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,懈怠都是一个非常贴切的表达,用来提醒人们保持专注和努力。

懈怠的经典出处:

懈怠的优质例句: